2016年5月19日
二月河简介:
笔名由来:源于本名“凌解放”,凌者,冰凌也,解放者,开春解冻也。冰凌溶解,不正是人们看到二月河的景象。
凌空出世清宫边,二月河畔听涛声
个人成就:长篇历史小说《康熙大帝》、《雍正皇帝》、《乾隆皇帝》落霞三部曲。
散文集:《随性随缘》、《人间世》、《佛像前的沉吟》等
社会贡献:国家一级作家,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、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,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、中共十八大代表及全国人大代表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
今天这个讲话,心情有点紧张,我在这几年曾经两次给胡锦涛汇报,一次给习近平汇报,还给李克强、王岐山等领导同志,都做过汇报,我心情都不紧张(全场掌声、笑声起),因为我选的都是自己熟悉的文化课题。今天到会一看,到会的都是老师,而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学生,差别太大了,所以说感到一些困难,但是我可以谈谈自己对生与死的一些认知,进行一次有益的沟通。
我们西晋时期有一位文学家,也是易经学家,他还有一些特异功能,这个人叫郭璞,他曾经说过一句话:“生死事大,其理难明”,就是说不清楚这件事情。我们看到一些历史资料,他能够算得出来他什么时候死,在哪个山坡上被处死,可以算得出来,杀他的人叫什么名字,他都可以算得清楚,但是事到临头的时候,郭璞还是本能地逃避,没有躲过去......
前几天我看到资料,原来以为是让我说这个康熙、雍正、乾隆这些人怎么保健或者皇帝得了病以后怎么处理,这个我谈得比较轻松,但我一听,实际上叫谈的是社会人文问题,同时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民生问题,所以说从任何一个角度谈到插管子,不插管子,重症病人怎么对待,医生怎么处置,从任何一个角度看,我相信就是再开十次会议,也拿不出一个明确的法定原则,说哪个问题我们应怎样处理才是最科学的,我相信这不仅是中国的一个难题,也是世界的一个难题。
我们知道冰心老先生,他在临终之前几次把身上插得管子拔掉,那是我们尊重的老作家,他就是这样做的。我自己回想我的父亲,他在过了八十岁以后每天想几件事情:第一想怎样解决便秘问题,吃这个排毒养颜胶囊,吃到七粒;再一个就是睡眠问题,吃一日品吃到九粒,还是解决不了睡眠问题;再一个想的就是安乐死问题,只要听说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有安乐死的事情,就会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这个事情,我是真担心他哪一天真想不开,会真的走那条路。我跟父亲说了几句话:过去是你教育我,我一直听你的话,我现在给你一些话,看你有什么想法。我说了几点,我说:第一点生存就是胜利,第二点痛苦也是幸福,第三点一切顺其自然,还有一点也不要闹,你需要什么就说,不要闹我们,一闹我们也受不了。实际上到了我这个年纪,慢慢就了解我父亲当时的情况。李密当年作的《陈情表》里面就讲到: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,人命危天,朝不离夕的时候,你想怎么强大也强大不起来。刚才我上台阶的时候,两个年轻人扶我,你们可能不知道,我年轻的时候可以扛200斤麻包上山,我能够一次喝一斤八两烈酒,是这样一种状态,到现在成了这么一副样子,所以说我们对病人,对老人应该有这么一种理解。那么我们是应该插管子还是应该拔管子,我说没法说,这是我的感觉,有条件你就插,没有条件你就拔(鼓掌声四起)......我们医生是治病救人哩,我们考虑插上管子可能多活一个月,我们现在的医学还有药学,也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,这一个月里边可能出来新药了,可能出现那种特效药,还有一种说法是死马当作活马医,就是说有些病人是不能治了。我们在身边看着、听着,也有些病人被医院判了死刑,已经不行了,回去吃点偏方,或者找到一个奇怪的大夫,竟然好了,这对医学来说也是一种挑战。我们人类一直在与疾病做斗争,我们病人在做斗争,医生也在做斗争。刚才我们高体健主席也讲了我们也是不断地探索,不断追求,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医学、科学、人文学才能得到发展的。
谈到生命意义的话,应该涉及的问题有医学、药学、社会学、人类关系学、社会科学的问题,也有自然科学的问题,同时也有整个社会学家、政治家的问题,可以说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,基本点就是:当医生就是要治病救人,不到病人断气,我们就要尽量挽救,有条件我们吃点好药,没条件我们吃点背方、偏方,反正我们要把我们的民生搞好,我们在共同做这样一个梦,无论你是专家还是一个老百姓,共同做着一个中国梦,就是构建我们和谐社会,不要有挥之不去的阴霾,不要有我们自己都感受到遗憾的事情发生在我们医生、病人身上,发生在医患周围身边,使我们整个社会科学、中医、西医、中药、西药在整个中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,使我们整个中国变成健康的、和谐的中国。我想这是今天在座的朋友,无论你是多大的老师、多小的学生,共同追求的东西。谢谢大家!
南阳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郑喜胜提供视频资料
南阳市医学会会务部闻良整理文字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