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科普

科普文章:生活中如何去预防脑卒中

发布日期:2023-07-17

科普文章

生活中如何去预防脑卒中

——关注卒中,预防卒中

某医院开展院外健康教育活动,定期到社区举办健康教育讲座,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是受到大家关注的主要话题。这天下午,医院按照年初计划,举办有关脑卒中防治的科普讲座,邀请脑血管科的张主任,科普在日常生活中,如何识别和预防脑卒中,发生脑卒中如何处理,不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家属纷纷到场参加,认真听讲。张主任结合幻灯片播放,讲到了一系列相关知识,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,感到收获不小。他讲到:

脑卒中的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出现的口眼歪斜、语言不利、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、行走不稳、剧烈疼痛、恶心呕吐、意识障碍等。脑卒中可防可治。根据“中风120”或“BE FAST口诀”识别脑卒中早期症状简便有效。

(一)“中风120”口诀

“1”代表“看到一张不对称的脸”;

“2”代表“查二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”;

“0”代表“聆(零)听讲话是否清晰”。

(二)“BE FAST”口诀

 B--Balance指平衡,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,突然出现行走困难;,

E--Eyes指眼睛,突发的视力变化,视物困难;

F--Face指面部,面部不对称,口角歪斜;

A--Arms指手臂,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,通常出现在肢体一侧。

“S”--Speech指语言,说话含混,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。

T--Time指时间,上述症状提示脑卒中,请勿等待症状消失,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。

那么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如何养成健康生活习惯?张主任继续讲到:

1、下列症状容易发生脑卒中,要格外注意:①情绪过度兴奋时;从暖和房间突然到寒冷空间时;上厕所用力时;职场压力过大或过劳时;冬天洗澡时;夏天运动大量出汗时。

2、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应注意: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高血压;高血脂患者应注意控制血脂;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;房颤或其他心脏疾病患者,应控制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;有以上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诊。

3、注意养成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,可以有效的预防脑卒中:清淡饮食;适度增加体育锻炼;克服不良习惯,例如戒烟限酒、避免久坐等,不熬夜;防止过度疲劳;注意天气变化;保持情绪稳定;定期进行健康体检,发现问题早防早治。

平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,做到早发现、早预防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就可有效防治脑卒中。

 

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指导

供稿专家: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周刚

审稿专家: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谭军